世界睡眠日

世界睡眠日(World Sleep Day)是每年的3月21日,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,旨在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。2025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健康睡眠,优先之选”。

▲市民正在睡眠康复中心体验放松训练
近日,当网约车司机陈师傅在多导睡眠监测室里,看到自己整夜出现37次呼吸暂停的监测报告时,这个被失眠折磨得形容枯槁的汉子突然红了眼眶:“原来不是我不够坚强,是身体真的出了问题。”
这个让陈师傅找到失眠答案的地方,是漳州市第四医院睡眠康复中心。中心成立于2019年12月,是漳州首个整合睡眠医学与心理康复的专业机构,位于龙文区景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
五年多来,中心已接诊患者20550余人次。这座集心理治疗、物理治疗、中医治疗、药物治疗于一体的“睡眠修复站”,用专业力量破解着一个个“数羊到天亮”的“困局”。
睡眠问题需综合评估
与普通医院的候诊室有所不同,睡眠康复中心的候诊区没有嘈杂的交谈声,也没有刺鼻的消毒水味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与柔和的氛围。
“几乎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都是神情憔悴。”睡眠康复中心负责人肖腊梅告诉记者。患者初次就诊,护士会让他们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失眠严重指数量表等,以便让医生对其睡眠和心理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。
但仅仅凭借几份表格就判断患者的病情,远远不够。记者来到睡眠监测室,这里是康复中心的核心区域之一。房间内摆放着几张特制的监测床,床边是一台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仪。“睡眠问题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,需要综合评估。”肖腊梅指着监测仪上的数据说道,“比如,有些患者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失眠,有些患者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。只有通过精准监测,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。”
除了先进的设备,康复中心还配备了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,包括睡眠医学专家、心理治疗师、中医师和康复治疗师。他们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从药物治疗到心理疏导,从中医调理到睡眠行为矫正,全方位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。
每周三下午,上班族小苏都会准时出现在康复中心的心理咨询室。由于工作压力较大,小苏每晚都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。前来就诊时,漳州市第四医院院长陈建周为她制定了心理和物理联合的治疗方案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小苏的睡眠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。
“睡眠问题不仅是身体上的问题,往往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。”陈建周说,排除躯体问题后就要通过心理疏导和适当的药械干预,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,从根本上改善睡眠状况。
长期不良睡眠习惯导致失眠
前段时间,一个主题为“晚上睡觉手机请放在1.5米外”的短视频刷爆了社交网络。原来,手机放在1.5米外并不是因为手机会产生辐射,而是因为睡前如果频繁刷手机,会影响到睡眠。
“很多人认为睡眠问题只是偶尔的失眠。但实际上,很多失眠都是长期不良睡眠习惯积累的结果。”陈建周解释,比如熬夜、睡前使用电子设备、午睡时间过长等,这些习惯都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,导致睡眠质量下降。
改掉不良睡眠习惯并不难,关键在于坚持。陈建周提醒市民,睡眠是健康的基础,不要等到失眠严重影响生活时才重视。从现在开始,调整作息,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,让健康睡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
为了让睡眠健康知识深入人心,近两年来,睡眠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深入社区进行睡眠科普,让更多人意识到睡眠健康的重要性,并掌握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。
